咨询服务热线:0261-55369577
发布日期:2024-03-29 01:14:02阅读: 次
苏晓娟杨晓周何立新中国绿色时报8月5日报道“2007年,我们村种植了1800多万袋食用菌,人均增收1万多元。”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滩上村村民王庭兰一边晾晒木耳,一边与记者交谈。
林粮间作、林菌间作、果菜套种……从西华县到扶沟县,地处黄泛区的周口市林农协调发展的景象随处可见。1938年,国民政府以水代兵,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致使滔滔黄河水一泻千里,在豫东大地形成了5.4万平方公里的黄泛区。黄水过后,土地严重沙化、碱化,沙层深达数米。
“百里不见炊烟起,惟有黄沙扑空城;无径荒草孤兔跑,泽国芦苇蛤蟆鸣。”便是当时黄泛区的真实写照。“早上挖的1米多深的墓穴,下午去埋人时就找不到了。”提起昔日风沙之苦,王庭兰皱起了眉头,“上世纪60年代初,因为风沙太大,滩上村每亩耕地年产粮食仅12公斤。
因为无法生存,许多户人家都搬走了。”“2900多亩耕地中,20%是泡沙,含沙量80%左右,能种红薯或花生,但产量极低;50%是飞沙,沙含量90%左右,啥都种不成;还有20%是火沙,人称气死龙王,浇再多水施再多肥也能漏光,沙含量高达95%。”滩上村支部书记王学贞说,“1961年的春天,我们播了5次种子都被风刮跑了,颗粒无收。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改善当地生存条件,周口人开始种树固沙。“那时大都栽种刺槐、旱柳等耐旱树种。
”周口市林业局副局长黎心问说,上世纪70年代,沙地已基本被固定,为改良土壤,人们才开始种植泡桐,发展农林间作。在火沙地种植泡桐或刺槐,树下再种植食用菌或是养鹅养鸭;在飞沙地搞枣树与花生、玉米、蔬菜间作;在泡沙地搞枣树与小麦间作……总之,所有的土地都被绿色覆盖着,整个周口没有一块闲田。50多年中,周口人不断探索林农间作的新模式。气候和土壤条件随着林木的增多也发生了变化。
昔日“风起黄沙流,十年九不收”的周口渐渐变成了如今夏收金(小麦)秋收银(棉花)、誉满中原的粮仓。“每年秋天,一片片火红的枣子在阳光下摊着,好看着呢!”王学贞说,“近年来村里大力发展农枣间作。2006年仅红枣收入万元以上的就有40户,2007年全村达到100多户。而且红枣的收入完全是额外的,因为枣树的生长并不影响小麦的产量,对玉米、花生等夏季作物的影响也很小。
”近年来,周口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肉、烟生产基地,棉花产量、油料产量、肉类产量均居河南省前列。今夏,周口小麦总产46.5亿公斤,连续第五年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周口也已成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城市,森林覆盖率达20%。全市木材年采伐量170万立方米,仅此一项,每年可直接增收15.3亿元。
“周口的粮食产量占到河南粮食总产量的1/8。河南生产的小麦,平均每6粒就有1粒出自周口,全国小麦中每25粒就有1粒来自周口。粮食需要树木防护,土壤需要树木涵养,气候需要树木调节,在周口林茂才能粮丰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只有林农协调发展,粮食安全才有保障,黄泛区的情况只是更为明显而已。
”周口市林业局局长杜民庄说。
本文来源:天博tb官网-www.luckypawspetca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