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0261-55369577
发布日期:2023-11-15 01:14:02阅读: 次
中国绿色时报7月30日报道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三晋大地生态状况正在日益改善。近10年来,山西省共计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215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694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373万亩、封山育林90万亩。
工程区域涉及全省11个市、113个县(市、区)、1104个乡镇、13908个行政村,惠及退耕农户超过100万户,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建设任务。保护恢复林草植被,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山西省委、省政府将国家生态建设目标与山西省发展实际紧密结合,瞄准山西一旱、二寒、三污染的生态环境特点和生产结构单一的现状,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工程实施以来,退耕还林完成的营造林面积占同期全省营造林总面积的一半左右,为全省储备了大量森林资源。2007年,山西省政府出台了《山西省封山禁牧办法》,进一步加大封山禁牧力度,使林木得到有效保护,天然灌草也得到了迅速恢复。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增加了全省林草植被资源,增强了涵养水源能力,遏制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生态环境面貌正在逐步改观。
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工程实施中,各地认真落实退耕还林政策,保证补助兑现到户,让广大退耕农户实实在在享受到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好处。山西省退耕还林直接享受国家补助资金676894万元,户均6594元,人均1726元。全省积极探索工程建设模式,保证退耕农户增收。在工程建设中,新发展一批以红枣、核桃、花椒等为主的干果经济林和兼用林,利用林草间作模式,发展了一批灌木饲料林,发展牧草100余万亩,为晋西北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饲草资源。
晋西黄土高原地区依托工程实施,基本建成了以红枣、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基地。吕梁市300多万农业人口,人均新增半亩干果经济林,实现了人均增收千元的目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广大农民从繁重的陡坡地耕作中解放出来,开始转向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多种经营和劳务输出,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生态保护意识增强,产生明显社会效益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广大干部群众保护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爱护家园的意识普遍增强,自觉地投入到治理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事业中。太原市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在省城启动了环城林带建设。
吉县、五台、石楼、临县等地,把改变当地自然景观面貌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了旅游景点的绿化、美化,提高了自然景区、风景名胜区的环境质量和品位。吕梁市的柳林、中阳县等县,总结“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以煤换林”的做法,为增加林业生态建设投入、加快营造林发展步伐提供了思路和样板。
本文来源:天博tb官网-www.luckypawspetca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