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0261-55369577
发布日期:2024-01-23 01:14:04阅读: 次
守护绿水青山——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趋于完善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一景。兴安岭的雪林夕照、喀纳斯湖畔的斑斓美景,憨态可掬的小熊猫、振翅欲飞的朱鹮日前,北京植物园的一场关于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展览吸引了来往的游客停下脚步、细细观看。在生态保护、砥砺前行的标题下,一幅幅精美的图片涵盖了祖国的天南海北,生动展现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大好风光。
据统计,目前我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740处,覆盖了国土面积的14.8%。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90.5%的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植物种类,65%的高等植物群落,30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
此外,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上也有着重要作用。自1956年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已基本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为了更好地守卫祖国的绿水青山,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的建设和管理也逐步实现了从数量型向质量型、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的重大转变。科技助力管理更智能一天偶遇4次大熊猫、深夜黑熊出没偷走蜂蜜,川金丝猴一巴掌把红外线相机拍在地上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四川广元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演。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可爱的生灵,唐家河保护区于2012年启动了智慧唐家河项目,全面整合了各种监测数据,并应用在管理区巡护监测、办公管理、访客服务等多个领域。以往巡山护林只能靠双脚,现在我们有了小助手,让巡山护林更方便了。唐家河管理处副处长李明富口中的小助手其实是集拍摄、采集、通讯、导航等功能于一身的野外智能终端。
终端系统还与保护区物种档案进行了系统对接,当巡护人员发现野外物种时,能借助它进行快速辨认、记录,大大提高了巡护效率。借助集成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唐家河保护区还建立了空天地一体化的全方位立体监测体系,并覆盖到动物活动的重点区域和所有道路结点。
群策群力管护更周到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保护区规模大给管护工作带来不小难度。2016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投入3.2亿元,将羌塘自然保护区管护站建设纳入自然保护区体制机制改革首个试点,建成运行了73个管护站,从沿线县乡村选拔780名专业管护员履职生态保护。
61岁的安多县牧民格才就是这一专业养护团队中的一员。格才与野保工作的结缘,是在1997年的冬天。那年藏北地区遭受严重雪灾,牧草都被大雪覆盖,赶牦牛的牧民发现自家留存牧草的牧场闯入了15只藏羚羊,便把藏羚羊留下与自家牛羊过冬。
谁知来年春天,藏羚羊却迟迟不肯离开。羚羊不走,牧草就不够牛羊吃,这让村民们很为难。
格才竭尽全力说通了当地村民,让部分牧民迁出原有草场,为藏羚羊让步。自此,格才就成为了羌塘保护区的野保员。
到现在,格才默默守护这片藏羚羊的家园已经有了20个年头。法制发力管理更硬气长期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一直存在多头管理、执法力量分散等问题。
在实地保护中,各地纷纷积极探索自然保护区综合执法工作。2015年7月,湖南省政府对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作了批复。
2015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了《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综合执法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由保护区管理局重点在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跨地区跨部门行使环境保护、林业、农牧渔业、水行政、交通海事、旅游、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方面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此外,划定生态红线、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也让自然保护区的严格执法监管工作正逐步落到实处。
两年来,国家林业局开展的绿剑行动与绿盾行动,对3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通报整改,坚决查处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各类违法建设活动。祖国的生态屏障有法律作后盾,让浓浓的绿意与生机更为盎然。(王聿昊李忱阳)。
本文来源:天博tb官网-www.luckypawspetcare.com